首页

国内女王sm

时间:2025-05-29 08:24:22 作者:国台办:赖清德当局“媚美卖台”已经毫无底线 浏览量:74702

  “这是我第一次绕湖划龙舟,而且是在圆明园,刚刚还认识了很多大陆高校龙舟队队员,真的超酷!”龙舟比赛结束后,来自高雄师范大学的蔡秉洋激动地和记者分享道。

  7月3日至9日,2024年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北京分营暨首届京台两岸大学生龙舟文化节活动在北京举行。其间,来自岛内高雄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的台生,与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4所高校学生“同湖竞技”。

首届京台两岸大学生龙舟文化节活动现场。刘益伶摄

  在节奏有力的鼓点声中,两岸青年以3000米绕标赛的形式,共同划龙舟游过圆明园的九州清晏平台。

  第一次来北京、第一次划龙舟……对于台湾师范大学的张力文来说,这次经历打破了她的很多“第一次”,“我们团队大多都是龙舟新手,一位有经验的北大同学就一直教我们怎么划,真的非常受用,也带领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只要两岸青年在一起,就是‘浑然天成、欲罢不能’。龙舟是特别好的交流方式,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今年又是龙年,两岸青年同划龙舟,共同弘扬龙舟所代表的民族体育精神,也象征着未来我们将共同走向美好。”北京大学的台籍教师陈文成说。

  热闹的龙舟文化节结束后,营员们走进北京大学,参观北大数字体育建设成果,这让高雄师范大学体育系的陈安庭直呼“大开眼界”,“北大用科技的方式把场地‘无限放大’了,让大家可以在小小的空间里体验滑雪、拳击、划船等体育训练,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几天的行程过后,台湾师范大学的邱子恩认识了很多大陆朋友,“3年前我开通了微信,但好友还没超过10个。现在这几天,我在微信里就加了五六位优秀的大陆朋友。”

  与大陆朋友的交流,让不少营员对未来有了新的规划。高雄师范大学的林庭宇说:“我和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学长学姐们,一起聊了关于未来的理想和发展方向后,我觉得我要‘卷起来’。明年,我打算申请成为大陆的交换生,因为一定要来闯闯看、试试看。”

  旅途虽然结束了,但这个友好的开始,也让营员们有了新的期待,“北京之旅让人意犹未尽,我跟很多同学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未来有机会的话,我想再次来到大陆交流,如果大陆同胞去台湾的话,也希望能让我们高师大的同学来接待你们,带你们体验我们高雄的风景。”蔡秉洋说道。

  本次夏令营闭营式上,大家纷纷分享了自己珍贵的回忆和满满的收获,而对领队之一的高雄师范大学体育系副教授陈膺成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学生们有收获。”

  据悉,7天的夏令营中,营员们参观了故宫博物院、八达岭长城等地,感悟北京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体验了首钢—高炉·SoReal科幻乐园和The Box朝外年轻力中心等城市更新项目,感受北京向“新”而行的发展活力;走进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感受学术殿堂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精神。(完)(《中国新闻》报作者刘益伶报道)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海洋装备年报发布:2023年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竞争力增强

据介绍,本次展览共分为“追千古”“访山野”“入画境”三个单元。“追千古”单元汇聚了中外8家机构收藏的15幅宋画真迹,为当今宋代花鸟画真迹最集中的展示。

昆明呈贡出台“花十条” 重点扶持花企科研、交易、进出口贸易

本轮供暖季以来,鄂尔多斯盆地多地最低气温突破-15℃,多轮恶劣天气给冬供上产带来了严峻考验。长庆油田密切关注油气区天气变化,结合实际制定极端天气应对措施,全力做好组织协调、隐患排查、物资供应、交通管理等生产保障工作,高效完成300多座厂站检修及冬防保温工作,抓细抓实产供储销一体化统筹。7000多名长庆采气人不畏严寒、奋战一线,加密气井和集输管线巡护,严格24小时数据监控,精心守护在运设备设施,齐心协力保障天然气冬供生产组织“零断点”。

澜湄执法合作中心援建老挝执法勤务站正式交接

我们党是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指导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世界最大政党,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长期执政,历史久、人数多、规模大,既有办大事、建伟业的巨大优势,也面临治党治国的特殊难题。我看,至少有以下几大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2023年福建省消委会受理涉消费安全问题投诉量同比下降47.12%

哈尔滨4月19日电(张舒 记者姜辉)19日迎来谷雨节气,此时,位于中国北疆的黑龙江省,冷空气大举入侵的情况减少,气温持续回升,迎来整地备耕、培育秧苗的季节。黑龙江省13地市入春进程加快,11地市已较常年提前两周入春。

香港建造业输入劳工计划首轮申请批出4680个配额

无论中国学者还是外国学者,无论从事历史中国研究还是进行当代中国研究,在深化世界中国学研究中,都应以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的历史传承性和内在统一性为基点,脱离历史看中国或者脱离实际看中国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读懂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在人类文明长河中认识和理解中华文明的独特价值,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研究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根基、历史必然和世界意义,才能得出经得起检验、被学界认可的研究成果,才能形成正确的中国观,当好沟通中外文明的使者,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贡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